辽宁的由来

2023-03-05

大家好,小编为大家解答辽宁的地名是怎么来的的问题。很多人还不知道辽宁这个地名的来历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辽宁的由来的相关图片

辽宁历史的由来是什么?

辽宁省,简称辽,省会沈阳,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,南边是黄海、渤海,西南边是河北省,西北边是内蒙古,东北边是吉林省,东南边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,辽宁省陆地总面积14.86万平方千米,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.5%。

辽宁简称辽,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。

据史书记载,夏商为幽州、营州之地,周分封属燕国。商朝时期,属于北方大国孤竹国。

西周时期,周武王灭商纣,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,对孤竹、朝鲜和东胡、山戎进行统治。

春秋战国时期,行政区划开始设郡、县,燕置辽东、辽西两郡。

秦朝时期,分天下为36郡,其中在辽宁地区设置有辽东郡、辽西郡。

秦末汉初,项羽分封诸将为王,辽宁地区大部属辽东王,小部属燕王。

西汉时期,划分天下为十三州,其中辽宁地区属幽州。

东汉时期又增设玄菟郡和辽东属国,东汉末期,辽宁为公孙氏占据。

东晋时期,辽宁地区为平州,西晋为前秦,北魏、东魏、北齐为营州。

隋代,前期为州县二级制,隋代后期为郡县二级制;在辽宁地区设有柳城郡、辽西郡、辽东郡,郡下设县。

唐朝时期,属河北道,设安东都护府。

唐征服了高句丽族,安史之乱后,松花江流域渤海政权兴起,辽宁即为其势力范围。后来,契丹吞并了渤海,建立了辽政权。接着,女真族举兵抗辽,建立金政权。

辽代,在辽宁地区设有上京道、中京道、东京道,金代在辽宁地区设置有上京路、咸平路、东京路、北京路等。

元代,在辽宁地区设置了辽阳行省,为辽宁地区设省之始。

明朝时期,在辽宁地区设置了辽东都司。明朝中叶,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征服了东北的各族部落,定都新宾,建立了后金政权,皇太极继承汗位,改国号为大清。

清朝时期,在辽宁地区实行旗民分治制度,以盛京将军(奉天将军)辖治旗人,以府州县管理民人。盛京(奉天)将军辖区是清朝的黑龙江将军、吉林将军、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等清朝的将军辖区之一,清末改为奉天行省。

民国初期,行政区划沿袭清制,为奉系军阀张作霖所辖,1929年,奉天省改称辽宁省,改奉天市为沈阳市,这一时期张学良主政东北。

东北沦陷时期,伪满洲国在辽宁地区设有奉天省、锦州省、安东省、热河省。

解放战争期间,辽宁地区曾先后建立过辽宁省、安东省、辽南行署、辽吉行署(部分地区在辽宁)、辽北省(部分地区在辽宁)、关东公署。

1948年11月2日,东北全境解放。

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,共有59个市辖区、16个县级市、17个县,8个自治县。

分别是沈阳市、大连市、鞍山市、抚顺市、本溪市、丹东市、锦州市、营口市、阜新市、辽阳市、盘锦市、铁岭市、朝阳市、葫芦岛市。

为什么叫辽宁

辽宁,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。

“辽宁”省名在我国各省、自治区中出现最晚,距今不过五十多年。清初在这里设辽东将军,康熙四年改称奉天将军,清未又改奉天省。一九二九年始改辽宁省。

《中华最新形势图》辽宁省图幅中说明:“辽宁,旧称奉天,以奉天二字含有帝制意味……,改今名,取辽域安宁之义。简称辽,别名辽东。”

政区说则主张“辽宁”之名来源于历史上政区,说“寻其命名之旨,盖循往代辽东、辽海之旧,而存一气,而明代于辽水以西之地,以广宁为重镇, 与辽阳水相望,故取宁字,而合称辽宁。

扩展资料:

辽宁的历史沿革:

民国时期,为行省制时代。民国初期在辽宁地区设有奉天省,省下辖有道和县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张学良东北易帜后,改奉天省为辽宁省,“辽宁”才成为本省的专名。

解放战争时期,辽宁的建置基本上是省、市、县三级制。

新中国成立初期,辽宁地区设辽东、辽西省和沈阳、旅大、鞍山、抚顺、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,两省共辖9市、1个专区、49个县。

1954年8月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《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、市建制的决定》辽东、辽西省合并,成立辽宁省,原5个中央直辖市划归辽宁省管辖;辽宁省设10个地级市、1个县级市,36个县。

1955年7月30日,第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建置,将原由热河省管辖的朝阳县、建平县、凌源县、建昌县、北票县和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管辖。

1969年7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管辖。1979年7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决定将辽宁省昭乌达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。

至1985年末,辽宁省设置13个地级市,4个县级市,40个县(5个民族自治县)和56个市辖行政区。

截至2017年底,辽宁省下辖14个地级市,16个县级市,17个县,8个自治县,59个市辖区。省政府驻地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号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:辽宁

辽宁省的简称?、

辽宁省简称“辽”。

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,省会沈阳。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,界于北纬38°43'至43°26',东经118°53'至125°46'之间,南濒黄海、渤海二海,西南与河北接壤,西北与内蒙古毗连,东北与吉林为邻。

据史书《禹贡》记载,辽宁建制于上古社会,夏商为幽州、营州之地,周分封属燕国。春秋时期,行政区划开始设郡、县,燕国置辽东、辽西两郡,秦置辽东、辽西、右北平三郡。

辽宁省名字的来源

“辽宁”省名在我国各省、自治区中出现最晚,距今不过五十多年。清初在这里设辽东将军,康熙四年(一六五五年)改称奉天将军,清未又改奉天省。一九二九年始改辽宁省。

一九二九年二月五日改奉天为辽宁省。《盛京时报》于改名前的二月三日载:“据官得消息,关于东三省名称变更。

改为辽宁省,以符名实,而合制度,查奉方请改辽宁二字,盖取辽河之东为辽东区域,辽河之西为辽远河区域之义。”这是对辽宁省名由来的最早解释,改今名,取辽域安宁之义。简称辽,别名辽东。”此后,大家都采用此说。

古代的辽国和今天的辽宁,两者有渊源吗?

对于这个问题,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答案,辽国和现在的辽宁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关系呢?

一、名字由来。

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,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。《辽史》没有记载改国号为辽的原因,但是现在学界普遍认为“辽”与“辽水”也就是辽河有关。辽宁省在清朝时称为奉天,取自以“奉天承运”之意,纪念清朝取得天下的这块根基之地。

二、土地归属。

在辽宋对峙时期,现在辽宁省的取余全部属于辽国管辖。辽国在领土极盛的时候东到日本海,西至阿尔泰山,北到额尔古纳河、大兴安岭一带,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。由上图可以看出,今天辽宁省那时候都是辽朝的管辖范围。辽分5个道,东京道治东京辽阳府,管辖包括今天辽宁省在内的广大东北地区。

1928年,东三省改旗易帜以后,张学良改奉天省为辽宁省。中国省份的名字由来基本都是以地理单元特点命名,如湖北、湖南。很明显辽宁省也是根据地理位置来命名。

我们再来说说辽国时期,辽国,也叫辽朝,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,历经9位皇帝,持续210年。916年,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,成为辽政权的创始人,国号“契丹”,定都临潢府。947年,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,攻占汴京灭后晋,耶律德光登基改汗称帝,并改国号为辽 。983年曾复更名“大契丹”,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“辽”。1125年为金国所灭 。1954年8月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《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、市建制的决定》辽东、辽西省合并,成立辽宁省。

我国现在的辽宁省就是当时辽国所在的区域,随着时间的推移,和社会的演变。辽国慢慢的就演变为我们现在的辽宁省。

都有“辽”字,历史上辽国和辽宁有何关系?

“辽国”是我国古代的政权名字,也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,本来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一个游牧民族,在唐朝之后一直是半游牧半农耕的状态,也有资料显示契丹族曾经是当年匈奴一脉。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也就是辽国,曾经称霸漠北两百余年,直到十二世纪才被女真金国灭掉。

另一方面,“辽宁”也是我国一个省份与地名,寓意就是“辽河流域,永远安宁”,是属于不同的概念,却有土地归属的关系。

由于契丹发源地在历史上称做“辽地”,于是契丹人就模仿中原以发源地对自己国号。如刘邦起源于汉中一带,在建立王朝之后就把国号称做汉。当宋朝统一中原之后,辽国成为了中原地区唯一可以与契丹互相抗衡的政权。北宋为了夺回石敬瑭失去的燕云十六州发动多次北伐战争,整天下来都是胜少败多。

在宋辽经历了二十五年大规模战争之后,当宋辽达成檀渊之盟之后,保持了两国和平状态。这时候的辽国,也达到了历史上领土最大的鼎盛时期。目前的辽宁省,也是当时辽国的经济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,如同一个国家的首都。 

在辽宋对峙的时期,现在辽宁省的范围全部属于辽国管辖。当时辽国管辖领土范围之广,在领土极盛的时候东到日本海,西至阿尔泰山,北到额尔古纳河、大兴安岭一带,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。

后来的辽国,由于皇室内部的斗争导致了整个国家四分五裂,最后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灭掉了辽国。当时辽国皇室向西边逃亡,历史上也叫做西辽,西辽国祚也不算是很久,最终被蒙古灭掉。当女真人占领现在的东北三省之后,对留守在东北地区的契丹人进行大屠杀和压迫,久而久之契丹族也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。

明朝时候,现在的辽宁地区在又叫做辽东都司,并不是因为此地曾有过兴盛的辽国,而是参照历史称呼以及辽河的具体地理位置所命名的。在清朝时期,此地又改名称为奉天省了。

由于清朝是一个由女真人建立的封建王朝,历史上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就是灭掉了辽国,拥有辽宁这一块土地才逐渐走向强盛。皇太极在辽宁登基称帝建立大清之后,又把明朝灭掉。所以,满清认为辽宁省是一块风水宝地,能给自己民族带来兴旺,把辽宁省改为“奉天”,有点奉天承运的味道。

在民国时候,蒋介石北伐战争,东北军阀张学良的“东北易帜”,把东北归属于蒋介石国民政府管辖。之后,张学良就把奉天改为辽宁,这就是辽宁省的缘由。

因此,辽宁省这个名字和当年的辽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大。如果张学良没有进行更名的话,或许此地还叫做奉天。不过由于是辽国当时兴盛之地,还保存许多辽国的历史遗址。

请问辽源 双辽 辽东 辽西 辽宁地名的由来?

据《奉天通志》记载,“辽源”作为地名,诞生于1902年,即清光绪二十八年。当时,清政府在今郑家屯附近设立了辽源州。1913年,即民国二年,辽源州改为辽源县。另据《双辽县志》记载,1940年日伪统治的伪满时期,双山县与辽源县合并,取首字为双辽县。于是,“辽源”作为地名就神秘地消失了。建国后,因辽东省的西安市与陕西省的西安市重名,使得邮寄物品时常出错。1952年,国务院批准将辽东省的西安市更名为辽源市,这样作为地名的“辽源”又在历史的长河中浮出了水面。1954年,由于撤销辽东省建制,辽源市划归吉林省管辖。

“辽源”作为地名,从1940年开始用了12年的时间,神不知鬼不觉地由西北向东南滑行了约147公里,在东辽河的发源地――吉林哈达岭(古长岭子)的山脚下愉快地找到了自己名副其实的家园,成为我们今天这座城市的名称。

这两个地名神秘的相向旅行,非常容易给后人造成望文生义的误解:人们总以为双辽县名称的由来,是因为处于东辽河与西辽河的汇合处;长岭县所处的位置似乎是山地,而不是草原。历史这样一段不经意的变化,就给人们带来啼笑皆非的费解。然而,真实的历史却需要那些执着的人们去认真地进行考证!。

辽东

辽西

只是抽象的地理称呼,

辽宁: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。明为辽东都司;清设辽东将军;1929年民国改辽宁省;伪满复改奉天省,1945年光复后仍改辽宁省。

文章来源:http://huadongtyre.com/hpcs426j.html